第二六五五章 先发制人(求票票)-《秦时小说家》


    第(3/3)页

    自己能推荐的也是有限。

    这一次的行动毕竟是安平君主使,若是始皇帝陛下之令,那么,一些人就容易调动了。

    “知会罗网?”

    “若如此,本君也无需花费如此心力了。”

    “本君待会就写就文书,你亲自前往父皇车驾。”

    扶苏看了一眼赵佗,很是摇摇头。

    功劳!

    要自己亲自去取才有意义,罗网掺和了?到时候如何处理?

    “罗网!”

    “安平君,以琅琊郡罗网之力,我想他们近日来应该也有察觉公子要做之事。”

    安平君心意,自己是明白的。

    这件事就是要撇开罗网和影密卫,影密卫那边好说……他们做事还是有规矩的。

    罗网就不一样了。

    有觉于此,赵佗不自觉看了一眼旁边不远的田言,安平君也和自己说了她的一些事。

    “罗网!”

    “他们想要分一杯羹?”

    赵佗所说的这个可能不是没有,罗网行事素来肆无忌惮,而且……他们若是也对农家下手,理由也是足够。

    扶苏皱眉,想到一个可能,稍有不悦。

    “分一杯羹事小。”

    “若是……农家那里出现变故就不好了。”

    赵佗声音轻缓许多。

    分一杯羹,那表明罗网的目的也是为了帝国,就算分一杯羹,公子也是有功的。

    就怕到时候会生出别的麻烦。

    而后,罗网出手收拾残局。

    “嗯?”

    “你之意?”

    扶苏闻此,清逸之面微变。

    深深的看了赵佗一眼。

    赵佗是说……罗网很可能掺和自己和农家之间的事情,让自己难以功成?

    “田言。”

    “你觉有没有那个可能?”

    扶苏沉吟片刻。

    心绪有动,一时间,脑海中不住浮现咸阳的一些事情,还有桑海的一些事。

    还有过往的一些事。

    “始皇帝陛下在侧,罗网岂有小动作?”

    田言葱白的双手交握身前,迎着扶苏看过来的目光,反问着。

    “……”

    “是此理。”

    扶苏思忖之。

    十多个呼吸之后,点点头。

    父皇就在琅琊郡以南,这个时候谁要是扯后腿,那就是天大的罪过,那就是不可饶恕的。

    “……”

    赵佗没有继续言语。

    安平君眼下就是想要做出一些功绩弥补之前的过失,无论如何,先将眼前的农家之事解决再说。

    至于其它事情?

    因时制宜!

    ……

    ……

    “看来扶苏公子真的要做一件大事了。”

    “你们觉得呢?”

    阅览完手中秘密文书,一人轻笑。

    “始皇帝陛下在侧,扶苏公子自然事情有成。”

    “毕竟,其他人也在琅琊郡。”

    “罗网,也是帝国之力,当此时,自然同心同力。”

    又一人出声,谈笑间于此事给于肯定。

    “琅琊郡这里……罗网也当有功勋落下,罗网需要在陛下面前明证自己。”

    “临淄郡、胶东郡、济北郡等地,可以有所动。”

    “另外,加紧对于食铁兽令牌的搜寻,每找到一枚,武真郡侯那边就会有玄妙丹药赐下。”

    “比起我等自行修炼突破,轻松许多。”

    先前的规划中,琅琊郡之地,罗网有自己的行动,扶苏公子那里的所谋……不为重。

    而且,扶苏所谋小矣。

    暂时可无需理会。

    “食铁兽令牌!”

    “武真郡侯那边估计已经知晓深处秘密,不知道那是什么秘密?连令牌放置之地,都有天材地宝和修炼之法。”

    “令牌指引之地,当更加非凡。”

    一人慨叹,更有别样好奇。

    “武真郡侯如今已经手握不少令牌,就算我等也私藏一二令牌,也无大用。”

    “武真郡侯修行之人,数年前,若非陛下极力挽留,当无今日总管督辖江南诸郡。”

    “那是一位超然之人,只要我们不动一些人,武真郡侯不会理会我等的。”

    “令牌的秘密!”

    “就算我等知晓并且掌握……又能够有什么好处?不过锦上添花。”

    先前出言的一人摇摇头。

    “是那般道理。”

    “去岁以来,扶苏公子身边的一些人便有离去,那也是明证武真郡侯之心。”

    “他不会插手帝国公子之争的。”

    武真郡侯!

    是一位于他们而言很棘手的大麻烦、大危险之人,欲要对武真郡侯出手?

    后果难料。

    比起出手,还是避其锋芒为上。

    “公子高近来如来?”

    “一路之上,他的所作所为……陛下倒是喜欢,那是一件好事。”

    “一些事情,也可有意无意的让他了解。”

    一人再次出言,声音低了许多。

    “公子高最近一直在始皇帝陛下身边。”

    “空闲之时,则是读书。”

    “法家之学。”

    “儒家之学。”

    “……”

    “……”

    施施然,此处莫名之地的谈话之音持续许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