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投稿-《激荡一九九五》
            
            
            
                
    第(1/3)页
    在回去的路上,张鹤鸣刚好看到了一个报社。
    报社大门东侧坐北朝南,是一座三楹起脊的髙屋,像是大宅门里的正房。
    如果不是眼前招牌,张鹤鸣是不会把它跟报社联系在一起的。
    后世的那些报社,哪个不是高层建筑,怎会如此的寒酸。
    这个时候,张鹤鸣想起了一篇文章。
    九一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抽查商品合格率。
    一番抽查下来,当时的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从这个时候开始,商品合格率在后面的九二,九三,九四接连下降。
    一直到九五年,商品合格率已经下降到了百分之六十五点九。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就是你开开心心去商场购物,买三件货里面其中一件就有假货。
    在今年,会出现很多假酒中毒,假药致命,假种子坑农等诸多恶劣事件。
    部分商家利益熏心,为了赚钱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最后买单的,是无数苦不堪言的民众。
    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小伙子站了出来。
    他的出现,可以说促使了华夏打假活动的开始。
    这个小伙子,名字就叫做汪海。
    汪海刚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主要就是为了利益,根本没有想太多。
    这第一次的打假,引起了相当多的议论。
    当时报社刊登了一篇《刁民?聪明的消费者?》,详细地描述了这件事情。
    后面的时间里,上至官员消协,下至普通消费者,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张鹤鸣摸着下巴,这篇文章是不是可以换点钱?
    说不定这篇文章,能够帮张鹤鸣不少的忙。
    说做就做,张鹤鸣买好纸笔和信封,回家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写了下来。
    当然,文章里用的都是化名,张鹤鸣可不想太出风头。
    在文章的最后,张鹤鸣写了一段他的议论,表明了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看了一下文章,张鹤鸣满意地点了点头。
    写完之后,张鹤鸣便直接带着文章来到了刚才的报社。
    “你干什么的?”刚到大门口,张鹤鸣就被拦了下来。
    张鹤鸣扬了一下手里的文章,“来投稿的。”
    看着眼前的张鹤鸣,看门大爷眼中全是怀疑。
    不管从哪一方面看,张鹤鸣都不像是一个文化人。
    “你要投稿给谁?”看门大爷问道。
    张鹤鸣直接摇了摇头,“暂时还不知道,就看谁有眼光了。”
    听到张鹤鸣这个回答,看门大爷直接不耐烦了。
    “走走走!这不是你胡闹的地方。”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戴着眼镜,行色匆匆的男子,刚好从外面进来了。
    看门大爷见到这人,顿时就顾不上张鹤鸣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