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探亲-《激荡一九九五》
            
            
            
                
    第(2/3)页
    对于张鹤鸣以后的收购,自然有更大的好处。
    张鹤鸣的到来,让合水报社的人都十分的好奇。
    这么年轻的富豪,他们早就想见识一番了。
    张鹤鸣先是在郝承恩的办公室坐了一会儿,这才跟着来到了采访现场。
    采访的地方很简单,就是一张桌子,加一个记录人。
    刚到地方,张鹤鸣就发现一大堆人都围在那里。
    这些人的年纪都不大,看起来跟张鹤鸣差不了多少。
    看到这一幕,郝承恩微微一笑。
    “这都是报社年轻的记者,今天都是冲着你来的。”
    张鹤鸣有些意外,“我现在已经这么出名了吗?”
    郝承恩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张鹤鸣就是太低调。
    “你在合水有多出名,难道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张鹤鸣摇了摇头,“这我还真不知道,今天才知道自己也算是名人了。”
    这要是其他人说这话,郝承恩肯定觉得他在装。
    现在说这话的人是张鹤鸣,郝承恩觉得完全有可能。
    张鹤鸣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拥有这么一份家业,那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事业上面。
    对这些事情不关注,是完全有可能的。
    “要是差不多的话,我们就直接开始?”郝承恩询问道。
    张鹤鸣点了点头,“随时可以开始。”
    随后,这个访谈节目就正式开始了。
    郝承恩负责问,张鹤鸣负责答,另外一个年轻记者负责记录。
    对于张鹤鸣,年轻记者表现得非常好奇。
    他想知道今天的张鹤鸣,到底会怎么回答他们准备好的问题。
    郝承恩开口问道:“张总,能否先说一下你的家庭?”
    “我是从乡下来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张鹤鸣回答道。
    郝承恩点了点头,“张总,你当初是怎么想着要创建鹤曼这个品牌的?”
    “当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赚钱。”张鹤鸣直接道,“后面发生的一切,只能说我运气好。”
    一旁负责记录的年轻记者,听到这个回答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什么叫运气好?难道做大一个品牌这么简单的吗?
    接下来,郝承恩又提了不少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当中,一大半都是围绕着鹤曼来提的。
    今天这个访谈,一来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张鹤鸣,第二也是为了给鹤曼做一个宣传。
    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
    第二天,相关的访谈内容就刊登到了合水日报上。
    关于这一个访谈,合水日报之前就已经宣传过了。
    合水相当多的人,都在期待着这一次关于张鹤鸣的访谈内容。
    现在内容出来了,购买合水日报的人顿时就多了起来。
    如果说是其他事情,肯定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
    主要是这一次的访谈,是关于张鹤鸣的,一个突然崛起的富豪。
    这种带着传奇性质的故事,自然是最能够吸引人的。
    经过这一篇访谈,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张鹤鸣。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才知道,原来张鹤鸣跟他们一样,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
    张鹤鸣的成功,让很多人心里都冒出了一个想法。
    既然张鹤鸣能够成功,那他们是不是同样可以做到?
    不得不说,一篇访谈内容的放出,让很多人开始选择了创业。
    对于国企的盲目相信,现在让很多人产生了怀疑。
    棉纺厂和制衣厂作为国企,之前可以说是半死不活。
    在经过张鹤鸣的经营后,两个厂可以说是重新焕发生机。
    尤其是制衣厂,直接被张鹤鸣收购了。
    制衣厂被收购之后,就开始大量地招聘人员,扩大产量。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制衣厂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的大。
    尤其是鹤曼这个品牌的崛起,会让棉纺厂和制衣厂,有着源源不断的订单。
    不管任何行业,只要有足够的订单,那它就能够快速地发展。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棉纺厂和制衣厂的起飞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鹤曼这个品牌已经打响了名气。
    最近这段时间,当地人说得最多的,自然就是鹤曼的加盟店。
    短短几个月的功夫,鹤曼就从一个专卖店,变成了现在将近十个加盟店。
    这么快的发展速度,让整个合水河的同行都感到震惊。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鹤曼的未来不敢想象。
    众多原因加持之下,让所有人对张鹤鸣都充满了好奇。
    在合水很多的小报纸上,直接把张鹤鸣称为了商业天才。
    对于这么一个称号,普通人自然是非常感兴趣的。
    短短一天时间之内,这件事情就在整个合水传开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合水日报的销量开始节节攀升。
    原因很简单,就是想多了解一下张鹤鸣。
    这天张鹤鸣来到专卖店,进店就看到许曼玉跟纪雪梅围在那里,不知道干什么。
    “你们在干什么?”张鹤鸣好奇地问道。
    听到张鹤鸣的声音,许曼玉和纪雪梅吓了一跳。
    “你怎么回事,进来都没有脚步声的?”纪雪梅说。
    张鹤鸣有些无奈,“你们到底在看什么?看得这么入神?”
    “看合水日报关于你的访谈。”许曼玉说。
    张鹤鸣笑道:“这有什么好看的,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东西。”
    “这下好了,你可成了合水的名人了。”纪雪梅说。
    张鹤鸣说:“我这算什么名人?连百万富翁都不是。”
    听到张鹤鸣这个回答,纪雪梅忍不住吐槽了起来。
    “曼玉,你看看他说的这是人话吗?”
    许曼玉今天非常高兴,因为她看到了这一篇文章。
    这一篇文章的出现,代表张鹤鸣真的成功了,成功地改变了自己。
    之前张鹤鸣跟许曼玉说,会让她过上好日子。
    许曼玉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不相信的。
    张鹤鸣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他说到做到。
    现在张鹤鸣的成绩,可以回应所有对他的质疑。
    以后许曼玉可以很自豪地告诉所有人,她的老公就是张鹤鸣。
    “你看看曼玉这傻笑的样子,真是高兴坏了。”纪雪梅打趣道。
    许曼玉拍了一下纪雪梅,“你胡说什么呢!”
    “行了,我去干活了。”纪雪梅说,“就不打扰你们两夫妻眉来眼去了。”
    没等许曼玉说话,纪雪梅就跑开了。
    “最近在夜校怎么样?”张鹤鸣突然问道。
    许曼玉说:“还不错,最近我想回家一趟,你能不能跟我一起回去?”
    “家里有什么事情吗?”张鹤鸣好奇地问道。
    许曼玉摇了摇头,“没有,就是爸妈让我们回家一趟。”
    张鹤鸣立马能明白过来,这是岳父岳母想女儿了。
    “当然没有问题,就这个周末回一趟。”张鹤鸣立马做了决定。
    许曼玉十分高兴,“你有空吗?”
    “老婆要回家,没空也得有空。”张鹤鸣认真道。
    九月份的第二个周末,张鹤鸣跟许曼玉就踏上了回娘家的路。
    回去之前,张鹤鸣在合水一店买了一堆的东西。
    这次回去,对许曼玉的意义重大。
    自从张鹤鸣重生后,这是他第一次跟许曼玉一起回家。
    好不容易回去一趟,肯定不能空着手回去。
    许曼玉的父母,现在对张鹤鸣的态度,改变得不是很大。
    张鹤鸣要趁着这次机会,在许曼玉父母前留个好印象。
    许曼玉这次回家,恐怕同样抱着这么一个想法。
    父母上次来合水,看到了张鹤鸣的改变。
    这次回家,许曼玉就是要让父母彻底放心的。
    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张鹤鸣两人总算到达了目的地。
    下了车之后,张鹤鸣伸展了一下身体。
    这一路颠簸下来,可真是太难受了。
    “是不是太累了?”许曼玉关心的问道。
    张鹤鸣摇了摇头,“就是坐太久了,我们先买点东西。”
    “都买了这么多的东西,还要买什么?”许曼玉好奇道。
    张鹤鸣说:“买点肉,再给家里买台电视。”
    “菜可以买一点,电视就没有必要了。”许曼玉赶紧道。
    张鹤鸣微微一笑,低声道:“你老公现在可是有钱人,买台电视不在话下。”
    说完之后,张鹤鸣便提着东西往镇上走去。
    看着张鹤鸣的背影,许曼玉脸上露出笑脸,赶紧跟得上去。
    来到镇上后,张鹤鸣直接来到了当地最大的一个百货商店。
    这是镇上唯一能够买到彩电的地方,再远就要去合水了。
    看到张鹤鸣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店里的老板立马就迎了上来了。
    “兄弟,你这是要买电视吗?彩电还是黑白的?”
    老板的眼光很毒辣,立马就看出了张鹤鸣的消费能力。
    张鹤鸣手上提的这些东西,算起来价格可不便宜。
    “彩电多少钱一台”?张鹤鸣问道。
    老板立马道:“主要有两个牌子,长虹的要两千,我可以给你打个折,松下的是进口货,要贵一点,两千五左右。”
    “就长虹。”张鹤鸣想都没想,就直接定了下来。
    支持国货,人人有责。
    老板十分高兴,没想到今天这个开门红这么容易。
    “那你等一会儿,我现在就给你装好。”
    哪知道一旁的许曼玉,却站出来拦住了老板。
    “老板,这彩电有点贵,价格再降一降吧!”许曼玉说。
    老板看了张鹤鸣一眼,随后道:“没问题,给你们打个九折,你看怎么样?”
    “这也太少了,起码减个三百块吧?”许曼玉说。
    老板一脸的肉疼,“这也太多了,要不就两百吧?”
    许曼玉还想再说,却被张鹤鸣直接拦住了。
    “就按你的价,我给你两百定金,你把彩电给我送到家里去,剩下的钱我再给你。”
    老板问道:“你家在哪里?”
    张鹤鸣看了许曼玉一眼,许曼玉赶紧把家里的地址报了出来了。
    看到距离不是很远,老板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张鹤鸣没有犹豫,直接就给了两百块钱的定金。
    定好彩电后,张鹤鸣又带着许曼玉去了一趟菜市场。
    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张鹤鸣可不想看着许曼玉每天吃青菜萝卜。
    多买一些肉菜,这两天的饭菜就有着落了。
    “你这买的是不是有点太多了?”许曼玉说。
    张鹤鸣摇了摇头,“得吃两天,应该刚刚好。”
    “现在天气这么热,你买这么多,家里恐怕放不了了。”许曼玉说。
    张鹤鸣立马道:“要不再去买台冰箱?”
    “这个就不用了,到时候去隔壁家借冰箱用一下。”许曼玉赶紧阻拦。
    说到底,许曼玉骨子里还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