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笨鸟先飞(上)-《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


    第(2/3)页

    DO-I是克劳德-道尼尔博士的第一个收获大量订单的水上飞机作品,DO-I是作为他目标DO-X的试验品,但由于试验品的情况比想象中的好,除了澳新航空下了20架的订单外,也有一些土豪也下了订单。

    虽然在1925年飞机推出的时候受到了举报,说这是德国在规避《凡尔赛和约》,但是却被汉莎航空反告举报方的垄断行为,这场风波持续了一段时间,最终以举报方没有竞争力无奈退出而告终。

    为了规避《凡尔赛和约》,德国都是捏着条约上的用词在开发飞机的,这让很难抢到市场份额的英法航空公司都很恼火,于是老是搞出一些小动作,幸运的是,德国的各大飞机公司研究从没有被打断过。

    在这个时空里,德国的发动机公司都掌握了星型气冷发动机的专利和技术,在气冷一途上已经超过了英国的老牌发动机公司,在液冷上则还是稍弱一些。

    西澳的发展和德国外交取得一系列胜利都刺激这这些飞机公司的进步,整个澳洲的经济蒸蒸日上,土豪也越来越多,公司增加的数量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大家都对这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在航空邮件的基础上,几乎所有的飞机生产公司都把目标放在了载客身上,在亨舍尔、道尼尔、福克、容克、宝马、西门子、奔驰等公司形成的所谓“反英法飞机垄断联盟”的努力下,载客飞机有了长足的发展,DO-I就是让大家伙很是满意的一件“试验品”。

    DO-I机身长29米,翼展35米,空机重量10吨,最大起飞重量19吨,6台西门子-马斯发动机(560马力),最大速度183公里,经济时速150公里,空机最大航程2700公里。

    DO-I设置了24个座位,机组人员12名,在悉尼至惠灵顿的航线中,需要飞行近15个小时,就算是在21世纪15小时的长途飞行也是非常煎熬的一件事情。

    所以澳新航空推出了这时空首创的空中乘务员——空中小姐,在12名机组人员中,空中小姐就有6名,占了一半。

    由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这项服务,都是新手完全没经验,在公司董事会商讨了很久才决定以1:4的比例分配乘务员,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这个时空里,英国的布里斯托、美国的普惠、法国的GR的星型发动机用的都是西门子的授权,至于宝马,都在什么“反垄断联盟里面”了,自己人就没什么好说的。

    液冷方面,这几家公司原来很热衷于跑到意大利,英国,法国上舔着脸请求合作,但是由于各方口水战了一大场,都在这种都不想对方好过的立场上,成效并不太好。

    但这里有个最大的受益者,那就是澳大利亚本身,准确点来说,应该是西澳这个州。

    艾森顿-路易斯,这个历史上曾经是澳洲矿业巨头必和必拓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男人,在1924年就已经是西澳矿业集团的总经理了,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那就是总部位于林登的联邦飞机公司的总经理,起初,福克斯收购完必和必拓这两家公司后还没留意到他这号人物,毕竟原先历史上路易斯26年才走马上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