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三章 大唐律疏-《唐赟》


    第(2/3)页

    “皇上治国有方,任人唯贤,何不在科举考试中添加法科呢?若是天下读书人皆知法,那私塾、学院等先生自然也得教授,如此一来岂不是人人皆知法?”

    李宽故意停顿片刻,仔细的观察着李世民的一举一动,很快便确认自己这次不会受罚。顿时,洋洋得意的说了一些不同的方法,比如最普遍的方式便是编撰成书,由大理寺、刑部、六部尚书等主持,切合实际情况编写一部完整的法律书籍。

    科举考试中的科目便以此书中所述出题,不论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都知道了律法,自然明白律法的重要性。李宽提出来的建议倒是让李世民陷入沉思,从大唐王朝建立之初到现在,高祖皇帝李渊攻占隋朝都城长安后,便废除隋朝律法,与民约法十二条。

    武德元年开始陆陆续续的颁布新的律法,史称“武德新律”,本质上还是沿袭前隋的律法。直到当今太宗皇帝,贞观十一年修定出律十二卷,五百条;令三十卷,一千五百九十条,最后又从武德新律中留下七百条编入格十八卷;又定式二十卷,三十三篇。

    可以说,直到现在大唐律法才有了自己的本色。但是,今天李宽提出的建议倒是让李世民耳目一新。虽说大唐律法已经颁布数年,远不及李宽所说的人人皆知地步。

    “此法可行?”

    李世民不确定的追问,他心里也有这样的想法,最重要的是李宽说的人人皆知让他满是憧憬,要是真的能达到那种地步,大唐律法才是真的深入人心,天下岂有不守法之人?

    “当然能行!”李宽信誓旦旦的回答。

    “那该以何命名?”李世民再次追问道。

    “律疏!”李宽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解释道:“大唐律疏顾名思义便是大唐律法的释义与阐述,各个郡县对于犯罪之人判罚皆以此为准。法不严则不治,令不行则不严,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低着头,喃喃自语:“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吴公公悄悄地在一旁竖起大拇指,李宽很嘚瑟的仰起头,心想:“幸好还记得这句话,要不然真不好接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