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顶风冒雪-《明末黑太子》
            
            
            
                
    第(1/3)页
    哈萨克汗国与准噶尔部的关系非但不好,而且是敌对状态。
    此前,巴图尔珲特吉(噶尔丹父亲)在发现哈萨克汗国与叶尔羌汗国结盟之后,便发动了西征,目标就是哈萨克汗国。
    扬吉尔汗率部抵抗,兵败后被俘,由于缴纳了不少的赎金,加上巴图尔珲特吉无意弄死扬吉尔汗,他也就被释放了。
    这还不算完,促成扬吉尔汗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后来巴图尔珲特吉派兵护送扬吉尔汗的儿子头克返回哈萨克汗国。
    结果扬吉尔汗将这些准噶尔士兵都给宰了……
    面对巴图尔珲特吉的兴师问罪大军,扬吉尔汗还以为可以像之前那样,但是没成想直接挂了。
    扬吉尔汗死后,其子嗣开始互相攻笺,哈萨克汗国由此变成了四分五裂的状态。
    眼下分成了三个大汗国——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
    每个大汗国下面又分成多个小汗国,其实就是部落。
    大玉兹位于巴尔喀什湖以南,中玉兹在巴尔喀什湖西北,小玉兹则远在乌拉尔山以南,乌拉尔河以东的广袤地区。
    之前大玉兹迫不得已,貌合神离地依附于准噶尔部,等宗主快被敌人给灭了,大玉兹便立刻起兵了……
    问题在于宗主军队打不过的敌人,大玉兹的军队照样打不过,而且还给了清军继续西征的口实!
    由于更加靠近俄国,大玉兹军队里装备火枪的比例比准噶尔更高。
    但说到底,也仅仅是骑兵加火枪,哈萨克汗国倒是一直保留着步兵。
    不过武器与训练都不如骑兵,也只装备了弓、矛、斧、盾,并未列装火枪。
    哈萨克骑兵的战斗力不下准噶尔同行,马刀、长矛、战斧、骨朵、火枪皆有。
    防具根据自身条件而定,并非标配。
    贵族自然是板甲护身,富户为半身锁字甲,贫农只穿得起皮甲。
    这种军队对阵准噶尔人倒是问题不大,但要击败重装防具的清军骑兵,尤其是铁超渡部队,就完全不行了。
    在从楚库尔乌巴什口中得知了敌人的大致情况,又看过了西域地图之后。
    顺鸡便召开了最高会议,最终同意了睿亲王多尔衮的提议。
    放弃南下进攻大玉兹,直接经巴尔喀什湖北岸,攻取中玉兹。
    大玉兹南部就是叶尔羌汗国,若是对方真与后者结盟,大清王师还要进攻叶尔羌。
    首先要明确最重要的一点,西征的目的不是要占领西域。
    其次,大玉兹以西是一片沙漠,中玉兹境内则是平原、丘陵、山地。
    后者境内的地形条件显然比走沙漠要好得多,至少五百万军珉不会被活活渴死。
    唯一的问题是中玉兹与小玉兹的关系较好,背后还有罗刹人的支持。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已至此,必须一往无前。
    否则等狗蛮子追上来,那就算是前功尽弃了……
    听楚库尔乌巴什与额林沁罗卜藏说,迁移到西方的土尔扈特汗国过得不错。
    顺鸡与多尔衮便都动了心思,并树立了一个小目标!
    最差要抵达里海东岸,最好可以去黑海东岸,并将大清的王道乐土建在两海之间!
    尽管还有数千里路要走,但比起通过檬古的时候好稍微好一些。
    当时大清上下可是天天担心蛮子狗皇帝派出大量骑兵前来掩杀,尤其是还有漠南檬古的加入,那他们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多尔衮认为三个玉兹加起来也没有狗蛮子厉害,哪怕有罗刹人的支持,大清王师亦能战而胜之。
    实际上,在消灭准噶尔汗国的时候,清军已经与前来趁火打劫的大玉兹骑兵交锋过了,结果显而易见。
    对方的战斗力犹如金军灭辽时的宋军,看着倒是像那么回事,等真交锋就直接被王师给打崩了。
    清军虽然与明军作战,后期几乎没取胜过,可是也学到了大量的战法,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这就算是用大量人命来偷师学艺了,尽管学的不咋样,可是收拾只会玩月牙阵和十字阵的哈萨克人就不难了。
    大玉兹的军队虽然骑步兵皆有,但缺少火炮,更少重炮,这就决定了对方在阵地战时不可能击败清军。
    第(1/3)页